《国家地理·深蓝》在光影之中感受沉浸式海洋世界

2020-09-18 14:25 腾讯网
2

上周,国家地理及国内一众艺术家和海洋爱好者在上海联合打造了一场《国家地理·深蓝》环保艺术展。


w1.jpg.


展览共设了10个展厅,场地面积超500㎡。以“海洋母亲”对话人类的形式,假设了2050年上海被大海淹没的故事。展览通过沉浸式展厅、3D技术还原海洋生态环境,打造全景震撼视觉体验,多维互动与大众共同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。

w2.jpg


故事敲开情感大门

展览除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之外,特别的是这场展览加入了故事性情节。《国家地理·深蓝Exploring Blue》意在通过故事性展览,打造成情感内容与创意并行的精品文化IP。

展览给了观众一种末日感的情节设定,假设了2050年上海被海洋淹没后会发生什么。通过这种好莱坞末日大片式的情节设定和可视化的3D视觉效果。让大众身心共临其境。


w3.jpg

观展者入场就会得到一个“生命之球”,这个球除了能在黑暗的展厅里用作照明,还能与展厅内的很多装置进行互动。


w4.jpg


把“生命之球”放进树洞,就能点亮这一片土地。


w5.jpg
在这里,用呼吸与海洋共通,你的呼吸会召唤不同的海洋生物向你靠近。

w6.jpgw7.gif


自行车的动力越强,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越慢,在这里骑上自行车,为上海海平面降线开启一场紧急救援。


w8.jpg


3D光影打造沉浸式展厅

展厅充分展现了3D技术带来的沉浸式效果,通过光影为大众打造出一个陆地海洋

w9.jpg


进入这里仿佛坠入深海世界。抬头的漫天星空,就像时刻往海洋倾泻。


w10.jpg


在这里,新媒体艺术家沈凌昊采用感光材料,打造出一个荧光沙滩


w11.jpg


这个沙滩灵感源于旧金山的Ocean Beach(海洋沙滩),他沿着海岸线收集了散落在沙滩上的海草、岩石,制作成感光雕塑放置于黑暗的空间之中。UV灯的照射,会让空间中的作品和覆盖于地面的感光沙若隐若现。

这片领域是“深蓝束缚”,密集的绳网给人迫切的束缚感,在这张网面前,参展者深切感受到海洋生物的无力感,除了有声的故事,在人与海洋的世界里,看到远比听见更震撼。

w13.jpg


展厅内还有一个环保装置,这个利用在海中回收的塑料做成的水母和海浪。


w15.jpg


远看只觉透亮,细看的时候发现,这都是回收塑料做成的。如果2050年,海洋淹没上海,这些塑料是否足够上海这座城飘浮起来?如果不能,那这些海底塑料,是否会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一小步?

w18.jpg

展览以走心的情节故事,带动人遨游这片“海底”,把“巨网”“捕杀”“白色污染”一一陈列在大众眼前。当你亲眼看见,亲身沉浸在这里,你也体会到海底生物的无力和愤怒,才会想起陆地的尽头是海洋的起点,那片蔚蓝,我们应该守护。


w19.jpg


文章来源:https://xw.qq.com/cmsid/20200810A0OAOS00

以上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非商业用途,仅供学习交流。